蜜玩直播官方版_蜜玩直播平台官方app下载_蜜玩直播免费版app下载

關閉按鈕
關閉按鈕

【微觀上?!扛┆勑≌f《繁花》游上海

2015年09月22日12:38 來源:微觀上海 作者:洪柯 點擊:

 8月16日,第九屆茅盾文學獎揭開面紗,上海作家金宇澄憑借《繁花》斬獲茅獎。這是繼王安憶之后上海作家再次獲得這一中國長篇小說最高獎。 

《繁花》自2012年在《收獲》雜志連載后,引起文壇轟動,被譽為史上最好的上海小說之一。 

金宇澄是家里第二個孩子,他是逃學的好手、逛商店的常客,他是不動聲色的觀察者。他描述逃學去看街邊商店的日常:花店為了染銀柳而架鍋子煮染料的味道;半地下室的鞋墊里,老師傅上鞋楦的味道;淮海路舊估衣店里,寄賣的各色戲服的味道;劇場堆在門口晾曬的舞臺道具皇帝座椅的味道;街面上一字排開的舊書攤的味道;西餐店黃油面包的味道;還有工廠散發(fā)出的味道;停車場里專門用于接待外賓的新車的味道,還有去同學家爬到洋房老虎窗外,聽到黃浦江上隱隱船鳴時鼻尖下難以描摹的味道…… 

跟著茅獎小說《繁花》游上海 

■ “導游”:金宇澄,這位蟄伏文壇多年的上海爺叔,以一部《繁花》轟動海上文壇。他以滬語的調子記錄下30年上海風情,一街一景切切實實,叫人倍感親切。 

■“地陪”:洪柯,上海老建筑文化強烈愛好者。東張西望,走街串巷,尋訪上海各處老建筑,搜集背后歷史故事?;钤诋斚?,卻心系舊時代的“老”男孩。

①東正教堂-皋蘭路-

阿寶和蓓蒂家

《繁花》:阿寶十歲,鄰居蓓蒂六歲。兩個人從假三層爬上屋頂,瓦片溫熱,眼里是半個盧灣區(qū),前面香山路,東面復興公園,東面偏北,看見祖父獨幢洋房一角,西面后方,皋蘭路尼古拉斯東正教堂,三十年代俄僑建立,據說是紀念蘇維埃處決的沙皇,尼古拉二世,打雷閃電階段,陰森可懼,太陽底下,比較養(yǎng)眼。蓓蒂拉緊阿寶,小身體靠緊,頭發(fā)飛舞。東南風一勁,聽見黃浦江船鳴,圓號寬廣的嗚嗚聲,撫慰少年人胸懷。

 

這是阿寶登場的一幕

阿寶同父母租住在皋蘭路的洋房里。阿寶祖父住在附近思南路的獨棟花園洋房里,是一位曾擁有幾家工廠的資本家。但阿寶父親卻早年參加革命,與剝削階級家庭劃清界限,僅有阿寶還與大家庭往來。當然,祖父對這個搞革命的兒子頗有微詞,“我一直看不懂,人呢,還是要住法租界高乃依路,就是現在皋蘭路,講起來,一樣是租房子,為啥不蹲‘下只角’呢?!?nbsp;

香山路、思南路、皋蘭路同屬于舊法租界,花園洋房遍布,典型的“上只角”,至今還留存著孫中山、周恩來、梅蘭芳等一批名人故居。思南路,舊名馬斯南路,取自法國作曲家馬斯南(今譯馬斯內)。香山路,舊名莫里哀路,取自法國戲劇家莫里哀。 

皋蘭路,舊名高乃依路,以法國戲劇家皮埃爾·高乃依的名字命名。路的東端直通復興公園,公園門口的皋蘭路1號就是張學良故居。 

 ▲張學良故居 

東正教堂:路的中段,16號就是書中提到的東正教堂,它全名東正教圣尼古拉斯教堂,建成于1934年,是在滬俄國僑民為了紀念沙皇尼古拉斯二世而建,為拜占庭風格建筑,有著典型的洋蔥頂。文革中,洋蔥頂一度被毀,現在所見的是后來重新修補的,風貌已略有不同,建筑也改作商用。而少年阿寶所見的那個東正教堂,我們只能在老照片中回味了。

▲東正教堂 

②大自鳴鐘-西康路-小毛家

《繁花》:走出陜西路弄口,右手邊,就是24路車站……等電車到達長壽路,小毛下來,眼看電車繼續(xù)朝北……附近就是草鞋浜,此地一直往北,西面藥水弄,終點站靠蘇州河,這是小毛熟悉的地盤……西康路底,是一座人行便橋,河對面,上糧倉庫碼頭,日常有屯滿米麥,六谷粉的駁船???,據說有幾船裝滿了精白面粉,專做奶油方面包。 

小毛家住在大自鳴鐘附近,西康路的弄堂里。對于長壽路西康路一帶,上海人現在還習慣稱其為“大自鳴鐘”,可就是不見大鐘蹤影。

其實大鐘已經消失了半個多世紀。20世紀初,大大小小的工廠在蘇州河沿岸崛起。1911年,日本內外棉株式會社在小沙渡(泛指長壽路以北,西康路附近一帶,今西康路舊名小沙渡路)創(chuàng)辦內外棉在上海的第一家工廠。到1922年,內外棉已在上海擁有11家棉紡廠,并創(chuàng)辦紡織機器廠,逐漸成為在華最大的紡織集團公司。

▲大自鳴鐘 

自鳴鐘:1922年,正值董事長川村利兵衛(wèi)退休,內外棉為了紀念表彰董事長在上海的功績,經工部局同意,在其工廠最密集的小沙渡路勞勃生路(今西康路長壽路)十字路口建造“川村紀念塔”。紀念塔呈方錐形,高33米,內有樓梯盤旋而上,上方嵌有一只自鳴鐘,四面均有鐘面,每過一刻鐘會敲響報時。對于在附近上班的工人,也是提醒他們別誤了時間。久而久之,自鳴鐘成了這里的地標,人們也習慣叫這里為“大自鳴鐘”。

解放后,為了改善路口交通情況,也是為了清除帝國主義的侵略痕跡,大自鳴鐘于1959年被拆除。據說,由于其為鋼筋混凝土結構,質量十分牢固,拆除也花了不小功夫。生在50年代的小毛,也許還會對這座大鐘還存有幾分印象吧!

▲亞新生活廣場就在大自鳴鐘地區(qū) 

③洋鈿廠-光復西路-上海造幣廠

《繁花》:小毛說,此地東面,是洋鈿廠,洋鈿廠橋,再過去,潭子灣,工人階級發(fā)源地。滬生說,我曉得,這叫江寧橋,前面滬杭線,鐵路與蘇州河貼近,洋鈿廠,就是造幣廠,蘇州河到此彎向南面,鐵路一直朝東,當中是洋鈿廠,一幢西洋大房子,像柏林國會大廈。小毛說,大妹妹的娘,以前每日坐定這間房子里,做鉛角子,壹分,貳分,五分,哐啷,哐啷,機器一響,角子堆成山…… 

▲江寧路橋 

洋鈿:老底子的中國人往往會在舶來品的名字前加個“洋”字,比如洋槍、洋傘、洋油(煤油)、洋火(火柴)。有些現在還在使用,比如上海人還會叫土豆為“洋山芋”,叫氣球為“洋泡泡”。有些稱呼逐漸消失,就比如洋鈿(硬幣),所以洋鈿廠橋現在也少有人提及,往往稱其正名江寧路橋,或者造幣廠橋。

▲上海造幣廠 

上海造幣廠:造幣廠位于江寧路橋畔,蘇州河北岸,過去屬華界范圍。造幣廠于1920年由北洋政府批準建造,廠房始建于1922年,但因資金不足,直到1930年才竣工。初名上海造幣廠,1928年更名中央造幣廠,直屬國民政府財政部。鑄幣廠房外觀仿美國費城造幣廠,粗看與滬生說的柏林國會大廈也有幾分相似。1949年后曾改名人民造幣廠、上海人民鐵工廠等,1954年11月更現名。其現仍擔負著國家流通硬幣和各種金、銀幣(章)、各種銅質紀念章、金飾品和工業(yè)金、銀材的制造。

▲德國國會大廈 

④南昌公寓-南昌路-姝華家

《繁花》:小毛乘24路,到“野味香”門口下車,過淮海路,到對面“淮海坊”弄口,與滬生會合,穿過后弄堂,走進南昌公寓。小學時代,滬生每次經過這座老公寓,喜歡作弄電梯,反復撳電鈴,電梯下來,大家逃散。開電梯女人沖到公寓門口,大罵癟三,死小囡。大家躲到南昌路不響,待電梯上去,再撳鈴,非讓電梯上下多次,方才滿意離開。此刻,電梯女工看看小毛。滬生說,我尋姝華。女工對小毛說,喂。小毛說,姝華。女工拉攏鐵柵,扳一記鐵把手,電梯是鐵籠子,嗡嗡嗡上升,外面鐵絲網,樓梯環(huán)繞四周,到三樓,開鐵柵門,姝華立于房門口…… 

南昌路(雁蕩路以西段)舊名環(huán)龍路。1911年,法國人環(huán)龍來到上海做飛行表演,但在飛行過程中突然飛機熄火,環(huán)龍原本有跳傘的機會,但為了避開下面密密麻麻的觀眾,硬是將飛機開向空曠處,最終觀眾無一傷亡,環(huán)龍卻隨機迫降身亡。為了紀念他,法租界當局在顧家宅公園(今復興公園)內,為他建立紀念碑。后來,還將一段新開辟的馬路以他的名字命名,這就是現在的南昌路了。

帶著幾分林黛玉氣質的文學青年姝華是書中60年代年輕人中最懷舊的,喜愛法租界的氣息,喜愛西方詩歌。即使后來精神失常,亦絮絮叨叨地念誦著舊詩,說著租界的舊史,叫人唏噓不已。

▲顧家宅公園 

▲復興公園   

南昌公寓:建于1933年,呈V字形聳立在南昌路茂名南路口,舊名阿斯特屈來特公寓(英語:Astrid Apartments)。8層的高度,在舊上海也算得上高層公寓。外墻以奶黃色和淡綠磚貼面,建筑多處細節(jié)均以裝飾藝術風格圖案妝點。尤其是頂部尖塔上的圖案,融入了太陽、閃電、山川、云朵等元素,構成一幅極具欣賞性的裝飾藝術大作,于整棟公寓猶如冠冕上的寶石。

▲南昌公寓 

⑤拉德公寓-石門二路-滬生家

兩人走到新華電影院……轉彎,經過鳳陽路,到石門路拉德公寓門口。滬生說,到我房間里坐一坐。小毛說,要吃夜飯了,我回去了。滬生說,上去看看。兩人乘電梯到四樓,英商高級職員宿舍,比南昌公寓寬,一梯三戶,鋼窗蠟地,獨立煤衛(wèi)。滬生開門讓小毛進去,朝東是馬賽克貼面的大廚房,居中的臺子上,擺了一只摜奶油圓蛋糕…… 

《繁花》:

卡德公寓:石門路拉德公寓。資料中并未發(fā)現上海曾有這棟名字的公寓。所以,作者可能是記錯了,或者是故意模糊其原型。

而南京西路新華電影院(已拆)轉彎,走上石門二路,穿過鳳陽路,在石門二路奉賢路口的確有一棟高級公寓,這是建于1932年的卡德公寓。公寓之名源自石門二路的舊名卡德路。大樓四四方方,紅磚白墻相間,外立面裝飾簡潔,倒如同滬生正經保守的性格。滬生父母是軍隊干部,說一口帶著北方口音的上海話。在這個軍人家庭長大的滬生,雖然做著遠離斗爭的“逍遙派”,但底子里還是正統(tǒng)的革命思想。比如,常常脫口而出的“我不禁要問……”,帶著一股文革大字報的口氣。

▲卡德公寓 

大概是因為外形中正使它不太引人注意,卡德公寓不算有名,但如果跟一個老靜安提起凱司令食品廠,那對方一定會恍然大悟。一說起上海的西點,凱司令不得不提,現在仍舊是南京西路上響當當的招牌。凱司令食品廠幾十年來一直開在石門二路50號的卡德公寓樓下,但只加工不售賣。隨著現在規(guī)模的擴大,食品廠也搬離此地,原址變成了一家凱司令門店。

但還是不禁叫人聯(lián)想起,滬生家的這只摜奶油蛋糕是在南京西路凱司令買的嗎? 

⑥上海電影院-復興中路-看一場電影

《繁花》:七月流火,復興中路“上?!彪娪霸?,放映《攻克柏林》,學生票五分。每個椅背后,插一柄竹骨紙扇,看一場電影,阿寶扇了一場。電影即將結束,柏林一片廢墟,蘇聯(lián)紅旗飄揚,場子大燈未亮,周圍已經翻坐墊,到處飛扇子,前排觀眾,扇子直接朝樓下飛。爆炸之中的柏林城,漫天飛舞碎片。場內廣播喇叭響了,最高指示,增產節(jié)約,愛護國家財產,啥人摜扇子,不許摜扇子,聽見吧,不許摜。扇子繼續(xù)飛。紅旗飄揚,三大方面軍從柏林東南北三個方向會師。阿寶立起來,走出電影院。梧桐蔭涼,四面恢復安靜,蟬聲一片…… 

銀幕上在爆炸,場下扇子亂飛,喇叭里哇哇叫,但叫了也是白叫,場面帶著幾分喜感。走出電影院的阿寶將走進祖父家的洋房,面對他的是被抄家的震撼一幕。

上海電影院:聽起來派頭不小,有人會誤以為它就是“上海影城”,但其實小得可憐。上海電影院始建于1942年,初名上海大戲院,演出話劇,1944年改映電影。門牌復興中路1186號,靠近陜西南路,巨大的膠片形外墻裝飾才讓人注意到這里還是一家電影院。入口僅有一個門面,位列在各種小店中,也許你經過也不會發(fā)現。近年已處于停業(yè)裝修階段。

▲現在的上海電影院   

⑦兩萬戶曹楊新村-阿寶新家

《繁花》:

▲曹楊新村舊照 

曹楊新村:始建于1951年,是新中國的第一個工人新村。其中猶以建成于1952年的曹楊一村最為典型,其參考歐美和蘇聯(lián)的建筑理念,由留美歸來的中國建筑師設計,紅瓦白墻的二層樓房(60年代又加建一層),曾被稱為“蘇式洋房”,能夠入住的幾乎都是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。周邊環(huán)境也經過精心規(guī)劃,有林蔭道,有河浜,有小橋,當時還傳唱著一曲楊柳青小調“曹楊新村好風光哦,白墻壁,紅屋頂,石子路鋪得平,哎喲走路真稱心……”

曹楊新村一共有九個村,但這些后來者都略遜色于曹楊一村。阿寶一家被趕出皋蘭路洋房,搬進的“新家”也許就是其中的某一處(根據作者所繪插圖及曹楊老住戶的回憶,有可能是曹楊二至六村中的一處)。由于煤衛(wèi)合用、居室狹小等原因,現在除了曹楊一村作為歷史保護建筑還傲然獨立外,其他新村的舊樓房大多已逐漸拆除,并新建為獨門獨戶的多層公房。但還是有部分住房仍未改造,居民每天還過著廚房廁所公用的生活。

▲曹楊新村新照 

⑧兆豐花園-長寧路-中山公園

《繁花》:……1967年深秋,一個下午,滬生陪姝華,走進中山公園,去看一看華東最大,還是遠東最大的法國梧桐,公園門口,一樣貼滿大字報,但越往里走,等于進入一個墳場,寂無一人,四顧曠莽,園北面有西式大理石音樂臺,白森森依舊故我,旁邊一口1865年銘記的救火銅鐘,已遍尋不著,另有一條小徑,上跨一座西式旱橋,靜幽依然,滿地黃葉。園西首,遍植梧桐,極自然的樹冠,與行道樹不一樣,寒風割目,兩個人尋了許久,總算于荒蕪中,見到了這顆巨大梧桐,樹皮如蟒,主干只一米高,極其壯偉,兩人無法合抱,虬枝掩徑,上分五杈,如一大手,伸向云天。滬生說,聽說是意大利人手種,工部局里記錄,是意大利移來,總之,正好100年了。姝華仰面說,1867年,法國梧桐,還是意大利梧桐,100年的荒涼。滬生不響,樹上有一只斑鳩,鳴了一聲,棄枝飛離。 

▲中山公園舊照:西式大理石音樂臺(1930年代)

中山公園:最早是英國人霍格兄弟的花園,因為兄弟倆曾開辦了一家兆豐洋行,所以這里被稱作“兆豐花園”。1914年,工部局買下這片土地,改作公園對外國人開放,名字就叫“兆豐公園”。公園旁建于1933年的數排聯(lián)體別墅,也命名為兆豐別墅,曾居住過張治中等多位國民黨高官和社會名人。又因為公園建成初期,大門開在北邊的極司菲爾路(中文名梵皇渡路,今萬航渡路)上,所以也被稱為“極司菲爾公園”、“梵皇渡公園”。1941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改名“中山公園”。 

滬生和姝華所見的那棵法國梧桐,據稱是華東地區(qū)樹冠最大、樹干最粗、樹身最高的懸鈴木。大樹位于公園西北角,是1866年由英國人漢壁禮爵士從意大利移來送給霍格的,至今已有140多年歷史。

為了把這里打造成一座英式公園,1924年園內建造了半圓喇叭形的露天音樂臺,可在夏天舉行音樂納涼晚會。

1935年又在草坪邊建成了一座大理石亭,亭內立西洋女神雕像,亭周紫藤纏繞。

亭西還有一口大銅鐘,是1865年鑄造于紐約,1881年運抵上海,最初置于公共租界救火會瞭望臺,為上海最早救火鐘。后來救火不用敲鐘為信號,便在1922年移入公園,供游人觀賞。

公園南面還有一座“四不像”,雕塑來自英國,它兩翼張開,似鳥非鳥,似獸非獸,造型獨特,雕像頂還裝有一座日晷。

當滬生和姝華來到中山公園時,大銅鐘已在“大煉鋼鐵”期間下落不明?!八牟幌瘛焙痛罄硎鹊呐裣穸急辉覛?,園內已是一片蕭條。

中山公園經過大修,根據史料,重新恢復了銅鐘、女神像和“四不像”、音樂臺等園內曾經消失損壞的景物,重新恢復昔日光彩。

⑨大都會舞廳-南京西路-上海最好的跳舞廳

《繁花》:菊芬說,上海最好的跳舞廳,哪里。小毛說,南京西路“大都會”。菊芬說,是呀是呀,天花板鴨蛋圓形狀,像掛下來幾百頂帳子,燈光像月光。小毛說,真的。菊芬說,人像睏到帳子里,昏昏沉沉,正好做夢,可以做好夢。 

 大都會舞廳:位于江寧路南京西路口,建于1934年,也是舊上海大名鼎鼎的舞廳之一。與百樂門舞廳的西式摩登風格不同,大都會舞廳走中式風格,八角亭的外形,內外雕梁畫棟,如同皇宮,舞廳正中的穹頂下則是圓形舞池。其原址是曾舉辦過蔣介石宋美齡婚禮的大華飯店,后飯店毀于大火,土地出售后才興建了美琪大戲院和大都會舞廳。解放后,舞廳改作靜園書場。直到1988年,改建為大都會歡樂園,后被拆除,建造梅龍鎮(zhèn)廣場。 

▲大都會舞廳 

▲梅龍鎮(zhèn)廣場 

為何小毛和菊芬眼中“上海最好的跳舞廳”是大都會,而不是百樂門?也許是由于解放后舞廳逐漸關閉,百樂門改為“紅都影劇院”,當時其仍未恢復成舞廳。

上海作家協(xié)會版權所有 滬ICP備14002215號-3 滬公網安備 31010602003678號
電子郵件:[email protected] 聯(lián)系電話:086-021-54039771
126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