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當前的位置:主頁 > 專題 > 2015首屆中國網絡文學論壇
2015年09月25日23:51 來源:上海作家網 作者:栗洋 點擊: 次
(中文在線17K小說網總編輯)栗洋
剛才聽了耳根的發(fā)言我感觸特別深,在2003年我寫書的時候,遭到了身邊所有親戚和朋友的反對。那個時候寫書沒那么賺錢,最后出了一本繁體,家里人因為壓力當了編輯。為什么選擇編輯這個領域,第一我希望有一天能夠去簽我欣賞和喜歡的作者,甚至可以去賠錢去簽。第二就是希望有一天比如今天,可以在全體行業(yè)同仁面前表達我自己的觀點。
按照今天會議的主題,我匯報的題目是網絡文學的現狀與問題,因為我的從業(yè)經驗比較復雜,我的第一份工作是簡體出版的編輯,我基本上對網絡文學和創(chuàng)作文學閱讀是1:1。今天我以網絡文學的經營者還有創(chuàng)作者同時也是閱讀者這三重身份分享一些不同的觀點。
不久前馬化騰說過一句話,他說互聯(lián)網已經超越工具,成為一種能力,與各行各業(yè)結合之后,能夠賦予獲得一新的力量。我想說的網絡文學恰是這種能力的體現之一。上世紀90年代,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一本網絡學出版的時候,我相信絕大多數中國人知道這本小說都是通過傳統(tǒng)出版,而不是互聯(lián)網工具。那個年代電腦和互聯(lián)網還沒普及,就文學作品而言,傳統(tǒng)的發(fā)行更具備傳播的優(yōu)勢。
(中文在線17K小說網總編輯)栗洋
在這里我拋出一個詞匯就是文學傳播,百度給了一個答案,文學傳播是傳播者介入一定的物質媒介傳播模式,將文學方式傳播給消費者的過程。在當下網絡渠道是以傳統(tǒng)出版渠道,更加具有傳播力的媒介。
基于這個理論的背景,我主要分享三個觀點,第一個觀點是詞網絡文學和筆網絡文學,參加了很多研討會,大家都在爭議什么是網絡文學這個我也不知道。下面有一些觀點百度上說的是以網絡為載體而發(fā)表的文學作品。在90后和00后眼里,網絡文學是快餐文學,是YY小說。在很多父母眼里,覺得不務正業(yè)。在另外一些人眼里網絡文學是曖昧和低俗的代名詞。
我想問《第一次親密接觸》是網絡文學嗎,究竟什么是網絡文學我也給不出明確的定義,反正不是我剛才說的那幾點。但是有幾點我是可以肯定的,第一網絡文學和傳統(tǒng)文學絕對不是對立的兩級。第二網絡文學絕大多數都是傳遞正能量的,第三曖昧和低俗是互聯(lián)網大數據的產物,互聯(lián)網的核心就是以人為本,所以說現在這些低俗和曖昧,是互聯(lián)網用戶真實需求,不是網絡文學自己的屬性。
我覺得網絡文學應該是多元化,包羅萬象的,不應該是小眾和狹隘的。銷售和點擊數據不并且作為衡量網絡文學價值的標準。我認為文學之所以不等同于商品,主要是除了外在商業(yè)價值以外,還具備內在超越工具的精神價值。所以在網絡文學的評價體系上,我希望能夠采取通過多緯度進行評價的方式,這個緯度可以是題材的,可以通過篇幅的,也可以通過性別的,甚至說年齡的。可以是以數據給到下面,也可以從精神層面。
提出第三個問題是,覺得題目“坐擁寶山而不自知”網絡文學有兩大特質,第一是個性化的內容,第二是互動和分享的傳播性和事實性。這兩大都被過渡商業(yè)化的內容掩蓋或者浪費了,想象力和創(chuàng)造力都來源于生活,從前寫作是文人可以感的事。
但是文人的閱歷有限,現在網絡文學徹底打破了這個規(guī)律,網絡文學的創(chuàng)作者來自各行各業(yè),每個人都可以通過網絡創(chuàng)作來寫自己熟悉的故事?,F在網絡文學出現了大量跟風作品,很多的作品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和推介。作為互聯(lián)網本質來說這是一個本末倒置的產業(yè)。
還有另外一個特制分享的傳播性,現在基本上還是很少的。網絡文學的變革之路是在任重而道遠,希望網絡文學能夠贏得全民的認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