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02月27日10:14 來源:上海觀察 作者:施晨露 點擊: 次
“網上買書雖然方便,但人與人的接觸與交流仍是無法取代的。逛逛書集、聽聽講座、喝喝咖啡、會會朋友,希望這可以成為市民生活的一種方式?!边@是三年前,上海作協(xié)副主席、思南讀書會發(fā)起人孫甘露對于這個“新生兒”的冀望。三年間,思南讀書會已累計舉辦164期,請來430多位海內外知名作家、學者每周六與市民相約;同步舉辦的思南書集為1萬余種、3.5萬多冊圖書找到“主人”,銷售碼洋近百萬元。25日,思南讀書會舉辦三周年特別活動,孫甘露感慨:“小小讀書會能堅持下來,受到越來越多關注,有賴于大量幕后功臣,更要感謝上海這座城市和城市里的人,是我們生長的這個地方孕育了它?!?/p>
讀書會三周年特別活動主角是一本粉紅色封面的新刊物《思南文學選刊》,這是本埠第一份大型純文學選刊,雙月發(fā)行?!吧虾J侵袊膶W的重鎮(zhèn),也是文學期刊的重鎮(zhèn),有大家熟知的《萌芽》《收獲》《上海文學》《上海文化》等重要雜志,上海文學界和讀者也一直盼望能有一本代表上海水平、體現(xiàn)國際視野的文學選刊”,上海作協(xié)黨組書記王偉說,《思南文學選刊》的創(chuàng)辦完整了上海文學版圖,為上海文學期刊矩陣又添重要一筆。而在孫甘露看來,這份延伸和拓展自思南讀書會的文學選刊,亦是新媒體時代探索社會化辦刊的新嘗試。擔任主編的他自稱是“管雜務”的,兩位供職于上海作協(xié)的青年評論家黃德海、項靜成為這份新刊物實際上的“掌舵者”,上海年輕一代作家、評論家、翻譯家也以各種形式參與其中,“把這些最有才華的年輕人聚攏起來,這是我們辦好這份刊物的信心?!?/p>
翻開《思南文學選刊》創(chuàng)刊號,“敘事”、“詩歌”、“隨筆”、“對讀”、“重溫”、“資訊”六大欄目各有趣味。比如,“對讀”欄目里,與《人工智能的起源》相對應的《機器人寫小說的那一天》的作者,就是日本一所大學研究室研發(fā)的機器人?!半S筆”欄目不僅限于散文,而是希望容納各種新的文體嘗試?!斑x刊的第一原則是選優(yōu)”,項靜說,“我們希望選擇的文學作品,無論是什么形式,都能體現(xiàn)出這個時代人的精神需求和時代的內在脈動,這是我們最重要的出發(fā)點。讀書會側重現(xiàn)場感和即時互動,選刊則好似一條條線索和啟示,希望可以通過這份刊物幫助有心的讀者,創(chuàng)造自己的閱讀譜系?!?/p>
讀者,可能是思南讀書會最重要的“財富”。從一周年特別活動開始,思南讀書會就設立了“致敬讀者”環(huán)節(jié),至今已評選出三屆年度讀者和年度榮譽讀者。“諾獎得主奈保爾看到酷暑天聚集起大量讀者時驚訝的臉,在暴雨中等候活動的讀者,在角落里聽講的盲人‘讀者’專注的神情……”在孫甘露的記憶里,這些都是讀書會串聯(lián)起的這座城市最生動的閱讀表情。昨天,一如讀書會舉辦的每個周六,四面八方而來的熱心讀者早早聚攏到現(xiàn)場,安靜地排隊等待入場?;顒娱_始后,現(xiàn)場雖然擠得幾乎站不下人,但絲毫不顯亂象,人與人之間溫和有禮的交往或許是閱讀帶來的附加意義。“我們期待下一年,思南讀書會品牌能進一步拓展,包括《思南文學選刊》更好地融入上海書展、上海國際文學周系列活動,更好地融入全民閱讀書香社會的建設中去。”孫甘露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