蜜玩直播官方版_蜜玩直播平台官方app下载_蜜玩直播免费版app下载

關閉按鈕
關閉按鈕

您當前的位置:主頁 > 文學信息

上海觀察:一條武康路,半部中國文學史

2017年03月13日16:43 來源:上海觀察 作者:張熠 點擊:

“走進這里,不會寫詩的人想寫詩,不會畫畫的人想畫畫,不會唱歌的人想唱歌,感覺美妙極了?!?0多年前,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如此贊揚武康路。時至今日,這條梧桐婆娑的道路上,仍保留著近30處名人故居。

由湖南路街道與大隱書局聯(lián)合舉辦的“行走梧桐樹下——歷史文脈系列講座”首講,由巴金故居館長周立民與現(xiàn)場聽眾分享“武康路的文學漫步”。他的故事從巴金故居開始,將巴老與師陀、鄭振鐸等作家的往事娓娓道來。

巴金客廳是半部中國文學史

武康路113號,是巴金故居所在地。他在上海有過幾十個“家”,這里是他最后的寓所,也是他在上海住得最長久的地方。

巴金故居建于1923年,曾為蘇聯(lián)商務代表處,由一棟主樓和兩棟輔樓及花園組成。1955年9月,巴金一家遷入,定居于此。在這里,巴金創(chuàng)作了著名的《隨想錄》,他在書中憶蕭珊、憶友人、講真實的故事。

“巴老喜歡有花園的房子,為了找到這處房子,他們也費了不少心思。”周立民說,巴金故居現(xiàn)在還保留著當時租房子的收據(jù),房租頗高,平均每月要140多元。院內(nèi)一株玉蘭,佝僂著身子,需要靠繩子的牽引才能勉強保持站立。據(jù)說,巴老最愛玉蘭,花園內(nèi)的玉蘭、櫻花等花木多是他親手種植。

喬遷不久,在《一九五六年新年隨筆》中,巴金描繪了新居生活的歡欣:“我坐在床沿上對五歲的男孩講故事,躺在被窩里的孩子睜大眼睛安靜地聽著,他的母親走過來望著他漆黑發(fā)亮的眼珠微笑。孩子的十歲的姐姐練好鋼琴上樓來了,一進門就親熱地喚‘媽媽’。母親轉過身去照料女兒,帶著她到浴室去了。樓下花園籬笆外面響起了一對過路的青年男女快樂的歌聲,歌聲不高,但是我們在房里聽得很清楚。”

周立民說,“113號巴金故居的客廳,差不多是半部中國文學史?!北藭r,師陀住武康路280弄35號,孔羅蓀住泰安路115弄5號,張樂平住五原路288弄3號,王西彥住復興中路34號,柯靈住復興西路147號,離得都不遠,因此都是故居???。再加上沈從文、曹禺、夏衍、唐弢,以及薩特、波伏娃,客廳里永遠高朋滿座。

巴金的客廳里,曾留下不少經(jīng)典照片。周立民介紹,有一幅名為《劫后的笑聲》的照片,定格了“文革”后,巴金與師陀、李濟生、孔羅蓀、張樂平、王西彥等友人談笑相聚的畫面。

左起:師陀、李濟生、巴金、孔羅蓀、張樂平、王西彥。

照片拍攝于1978年1月10日,巴金在日記中這樣記載:“午飯后濟生來,師陀、柯靈、西彥、羅蓀、樂平先后來。管理燈光照明的兩位同志和《文匯報》的兩位同志也都來了。祁鳴最后來。兩點半開始拍電視片,四點半結束。濟生留在我家吃晚飯,飯后同他閑談到九點??磿鴪蟆J稽c半睡?!?/p>

半個多世紀以來,武康路的這座小院,在風風雨雨中見證了一代文學巨匠后半生的生命歷程。

“只有兩間”的師陀舊居

在整理文稿的過程中,周立民發(fā)現(xiàn)了幾頁夾在書中的稿紙,是巴金所寫的《懷念師陀》的文章。遺憾的是,文章并未寫完。

在文章中,巴金憶起與師陀間的交往,他寫道:“有一天師陀跟我開玩笑,他說:‘誰先死,就該誰寫懷念文章?!冶人缟鷰啄辏芸赡芟入x人世,師陀是難得的文章家,讀到他的懷念文章也是一種幸福,只是我和他之間已經(jīng)隔了一個世界,即使他實踐了諾言,我也擔心不容易理解他的感情。卻萬想不到寫文章的不是他,是我。拿起筆我的手指發(fā)抖,不單是由于我的病(帕金森氏綜合癥),更因為我害怕我寫不出我應該寫的東西?!弊阋妰扇饲檎x之深。

巴金與師陀。

師陀對巴金也有評價,形容他:“下可以陪卑田院小兒,上可以陪玉皇大帝?!敝芰⒚裾f,巴老對待人很平等,且有一個原則,只要他走得動,凡來他家拜訪的朋友,他都會送到家門口。“以前有位老花匠,專門為上海作家協(xié)會整理花園。巴老家有很多花,有時候就請花匠幫忙拾掇。很多年之后,巴老和老花匠一家都一直保持著很密切的聯(lián)系。聯(lián)想到師陀的話,這是很值得深思的?!?/p>

師陀舊居位于武康路280弄35號。為獨立式建筑,裝飾簡潔,假三層建筑,黃色拉毛外墻,有東西兩座獨立的閣樓,分別對應33號和35號。

在1985年2月10日寫給夏征農(nóng)的信中,師陀描述了當時的居住狀況:“我的住房只有兩間,地板結構,共計面積五十二平方公尺。另外煤氣、大小衛(wèi)生間、灶間俱全,全部獨用。只因其中一間做我的書房、工作室、會客室,兼臥室;我兒子廿多歲了,仍和他媽媽同住一間,甚是不便?!睆?981年7月搬入,到1988年6月搬離,師陀在武康路總共住了7年。

鄭振鐸筆下的田園詩意

1943年至1945年,鄭振鐸為躲避日本侵略者迫害,曾隱居于高郵路5弄25號,當時住在二樓,有兩間房,分作臥室和書房。這棟住宅為二層磚混結構,雙坡頂,屋頂有一煙囪,淺色水泥拉毛外墻開矩形窗洞。

“鄭振鐸與巴金沒有在同一時段居住在武康路。有意思的是,現(xiàn)在能看到的最直接描寫武康路的文字,是鄭振鐸留下的?!敝芰⒚褓u了個關子,“那時候的武康路可不是現(xiàn)在的樣子,而是很田園化、很詩化?!?p style='text-indent:2em'>

鄭振鐸在文章中寫道:“這個地方是上海最清靜的住宅區(qū)。四周圍都是蔬圃,時時可見農(nóng)人們翻土、下肥、播種;種的是麥子、珍珠米、麻、棉、菠菜、卷心菜以及花生等等。有許多樹林,垂柳尤多,春天的時候,柳絮滿天飛舞,在地上打滾,越滾越大。一下雨,處處都是蛙鳴。早上一起身,窗外的鳥聲仿佛在喧鬧。推開了窗,滿眼的綠色?!睅资旰笤僦刈呶淇德?,已很難想見當時的光景。

“生活里,需要給文學留點位置。武康路的獨特性,在于它是歷史與記憶鋪陳的人文之路,因此不斷值得我們?nèi)グl(fā)掘。”周立民說,工作之余,自己常在武康路散步,走到老宅子門口,時常感慨萬千,“不經(jīng)意間就和歷史相遇了?!?/p>

上海作家協(xié)會版權所有 滬ICP備14002215號-3 滬公網(wǎng)安備 31010602003678號
電子郵件:[email protected] 聯(lián)系電話:086-021-54039771
204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