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05月09日13:56 來源:文匯報 作者:王筱麗 點擊: 次
在昨晚的“思南讀書會”上,來自加拿大、法國、智利、捷克、斯洛文尼亞、丹麥、意大利、韓國、越南等國家的9位作家齊聚一堂,以“世界文學的共性和多元”為主題,與滬上的文學愛好者們進行了交流和探討。
芭芭拉·保加可尼克、多米尼克·歐塔維、弗朗索瓦斯·羅伊三位詩人來自不同的國家,但對于詩歌的喜愛把他們聯(lián)系到了一起。詩歌的內容和形式是密不可分,什么樣的詩歌在穿過語言的組合之后,仍然是能夠打動人心?他們給出了不同的答案。
“詩歌是不是可以翻譯,很大程度上還是取決于詩歌本身的作者,取決于詩歌本身的語言和目的語。每一種語言都有它自己本身的特點,有它自己本身的美麗之處,所以只能說翻譯,尤其是詩歌,語言和詩歌結合在一起,這兩者都是它本身的自我,有本身的特性和本身的特點。翻譯的過程中,要注意不要蓋過原語的特性?!眮碜运孤逦哪醽喌陌虐爬け<涌赡峥苏f道。
弗朗索瓦斯·羅伊則認為每種語言都有它的精氣神,所以說對于翻譯來說,也就是能夠盡自己所能,充分的調動譯本的語言的資源,碰到不可譯的情況,不譯選擇添加注釋的方法未必不可取。
三位小說家大衛(wèi)·扎布蘭斯基、福勞德·歐爾森、雪蓮討論的則是小說創(chuàng)作中的核心命題:現(xiàn)實與虛構究竟是什么樣的關系。
“生活本身,絕對不是非黑即白的,好和壞都不是絕對。強烈的情緒,每個人的愛恨情愁或者生老病死,都是小說家作品當中想要表達的,將真實生活的零散碎片拼貼還原,給以讀者原貌是作家的職責。”丹麥的福勞德·歐爾森表示。
“藝術乃自然的直接復現(xiàn)或對自然的模仿”的樸素的觀念,作品的逼真性或與對象的酷似程度成為判斷作品成功與否的準則?!睂τ诂F(xiàn)實主義的理解每個國家的作者理解都不盡相同,意大利作家兼漢學家雪蓮談到了中國現(xiàn)實主義與西方現(xiàn)實主義的差別,在她眼里,現(xiàn)實主義在中國作家的筆下更為溫和,常常用幽默的語言來描述一些比較戲劇性的事情和故事。而在西方文學里,現(xiàn)實主義就意味著殘忍和嚴酷,有時甚至會讓讀者不適。
說到世界文學的多元性的,拉美文學的獨特現(xiàn)象不容忽視,在世界文學的版圖上,拉美是一個非常強大的文學疆域,但人們往往會給拉美文學貼上固定標簽,例如"拉美文學=魔幻現(xiàn)實主義",拉美詩歌=聶魯達“。智利學者羅伯特·艾多認為,相比于其他地區(qū)的文學作品,拉美文學藝術手法確實更為夸張,文字中強烈的異域風情容易讓讀者忽略其背后的內涵,但其實若細細閱讀,拉美文學中對于現(xiàn)實的思考,對于歷史的回顧和在創(chuàng)作中敘事角度的轉換都值得深究。
昨晚參加讀書會的九位作者都是于上月正式啟動的“魯迅文學院2018國際寫作計劃”的國際作家,此項目意在推動文學國際交流活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