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08月28日13:52 來源:新民晚報 作者:徐翌晟 點擊: 次
如果說新概念作文大賽展示的是上海文學源源不斷的原創(chuàng)力,那么由上海文學發(fā)展基金會發(fā)起、主辦的“與25部經典的上海相遇——青年學子品讀文學經典大賽”則顯示了上海文學的理論后備力量的強大。這項以發(fā)掘文學評論理論人才為目標的文學賽事今年舉辦至第二屆,來稿數超過1300篇,今天揭曉了今年的獲獎者名單。在快餐閱讀大行其道的時代,如何架起年輕人與經典之間的橋梁,引導他們從相近的視野跨出,邁向更開闊的遠方;如何進一步關心年輕的文學理論批評作者們的成長,成為本次大賽更深遠的意義所在。
與參加《萌芽》主辦的新概念作文大賽以高中生為主不同,“與25部經典的上海相遇”參賽者以本科生為主,還有不少碩士生,少量的是高中生。這是一股來自年輕人回望經典時的思考力量。
年輕人的獨立思考
“與25部經典的上海相遇”賽事所選擇的“被評論”作品大多出自《海上文學百家文庫》。這套131卷的厚重“文庫”,精選了19世紀初期至20世紀中葉,在上海地區(qū)出現的267位作家富有鮮明時代特征和藝術特色的代表作品,約6000萬字。本屆賽事邀請青年學子品讀的25篇作品并非全是作家的代表作,有些過去被評論得較少,甚至比較另類的作品,如魯迅《野草》中的《好的故事》、郁達夫《迷羊》、沈從文《八駿圖》、劉吶鷗《方程式》等。評論家、大賽終評委王紀人說,這是有意為之的選擇,更能考驗出參賽者獨立思考的能力。他舉例:“靳以作為一個作家,同時也是一個大編輯家,他的早期作品也有不是很到位的地方,所以能夠對他的作品提出某些質疑,我覺得的確不容易。這都體現了評論獨立的品格和評論者獨立的人格,非??少F?!?/p>
一等獎獲得者葉楊莉以評論茹志鵑作品《剪輯錯了的故事》入手,她提出:“以一個歷史的眼光去看待、去閱讀文學經典,我們將獲得的審美會寬廣很多。希望跟我一樣對文學感興趣,對文學批評、文學創(chuàng)作感興趣的同學,都有一雙能夠關懷社會、時代的眼睛,能夠出入于寬闊和細膩之間,能夠發(fā)現這個時代的磅礴和幽微?!?/p>
年輕人在發(fā)現上海
上海有重視文學評論的好傳統(tǒng),上海作協黨組書記、副主席王偉說:“在這個年代,我們希望能夠有全景的反映上海發(fā)展的像《子夜》《上海的早晨》這樣的作品,但是說句實在話,這樣的作品我們還感到非常不夠,確實需要通過文學批評去推動,去重新發(fā)現?!?/p>
25部經典篇目都指向上海。二等獎獲得者、北京大學學生鐘靈瑤把上海稱作“道不完的城”,“上海是《子夜》當中資本家的角力場?或是引發(fā)震驚體驗的聲光電?是施蟄存筆下都市的壓抑體驗?還是穆時英所謂的地獄上的天堂?戰(zhàn)爭年代的人們對上海的遠景有何想象?上海在現代化進程中遭遇了哪些問題?種種因素蜇伏在上海這座頗具范式的都市之中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