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三本書 走歸零路
盧新華
主講人:盧新華,作家,中國作協(xié)會員。出版發(fā)表過短篇小說《傷痕》、中篇小說《魔》《細節(jié)》等,一九八六年出版長篇小說《森林之夢》,二○○四年出版《紫禁女》,二○一○年出版《財富如水》、二○一三年出版《傷魂》。
1978年,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。這一年,有兩篇文章是注定要被歷史銘記的,因為它們對當時的思想啟蒙作用非常大。第一篇是1978年5月11日,登載在《光明日報》上的《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》,由此開啟中國撥亂反正和改革開放的思想先河;第二篇是三個月以后的8月11日,發(fā)表在上海《文匯報》上的短篇小說《傷痕》,由此開啟“傷痕文學”流派,并激發(fā)此后的先鋒文學等。作者盧新華當時是復旦大學中文系一年級學生,24歲。
三本書主義
幾年前我曾經(jīng)寫過一篇短文“論三本書主義”,發(fā)表于《人民日報》的副刊。為什么會想到寫那樣一篇文章?這要追溯到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間曾被廣為批判的一個口號叫作“一本書主義”。是說一些作家在一本書成名以后,就不再寫了,從此躺在上面吃一輩子。于是,當我的短篇小說《傷痕》于1978年8月11日在上海《文匯報》問世并引起轟動后,便也有人私下對我說:“你可是‘一篇短篇小說主義’呀。一篇《傷痕》,便開創(chuàng)了一個‘傷痕文學’流派,從此青史留名?!?/p>
但我的文學道路和人生是否也就從此與《傷痕》共進退,成為另一個版本的“一本書主義”呢?這引起了我多方面的和長時間的思考。最終,我從自己的生活道路和創(chuàng)作實踐中歸納和總結出了“讀三本書,走歸零路”。
許多人乍聽到這個話題都忍不住問我:“你說的是哪三本書???能否開個書單?”
我只能對他們笑笑:“它們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書籍,而是三本大書。一本叫有字的書,一本叫無字的書,一本叫心靈的書。當然,也可以是一本叫‘書本知識’,一本叫‘自然與社會’,一本叫‘自己的心靈’?!倍绻龅接袑Ψ饘W感興趣的朋友,我也會對他們說“一本是‘文字般若’,一本是‘實相般若’,一本是‘心靈般若’。”
“毒草”與《傷痕》
一個人一生中會讀到許許多多各式各樣的書,哪些書會歷經(jīng)千辛萬苦終于跑到你的手中,哪些書又偏偏與你擦肩而過、失之交臂,冥冥之中似乎是有個定數(shù)的。但以我們有限的生命長度,究竟怎樣去面對那些幾乎是無限的汗牛充棟的文庫,并作有選擇性的閱讀呢?我的體會是:除了興趣和愛好外,首先要選擇那些業(yè)已被許多代人認可了的經(jīng)典。
我小時候其實是個比較貪玩的人,對讀書并沒有什么特別的興趣。真正喜愛讀書,還是始于1972年參軍入伍以后。除了讀領袖的著作外,我那時也讀過赫胥黎的《天演論》以及《形式邏輯》之類的書。但我更感興趣的還是魯迅的小說,他的《吶喊》和《彷徨》我讀了一遍又一遍。我們部隊的駐地是山東曲阜,七五年批林批孔時成了一個熱點城市,后來評法批儒,部隊又抽掉了不少干部和戰(zhàn)士去鄰近的山東曲阜師范學院與教師、學生、工人和農(nóng)民一起編譯相關政治宣傳資料。我們有一位副連長就這樣利用工作之便,不斷地從曲阜師范學院的圖書館借回來一些我過去聞所未聞的“黑書”和“毒草”,說是供參考和批判之用。我是從這個時候開始,才真正接觸到中國文學史和世界文學史上很重要的一批作家的作品,其中包括巴金的《家》《春》《秋》,茅盾的《子夜》以及莫泊桑、契訶夫、雨果、都德、托爾斯泰等的著作。這些作品像是在我頭頂開了一個巨大的天窗,讓我第一次看到了藝術的藍天。相較于曾經(jīng)讀過的《歐陽海之歌》《艷陽天》《金光大道》等文革中風靡一時的作品,我這時才明白什么是經(jīng)典,什么是藝術的震撼力。于是在心里暗下決心,如果將來我要寫小說,這些外國名著以及魯迅先生的作品,才是我要學習的榜樣。也明白了,讀書必須有選擇性地加以閱讀。因為讀什么書你就會受到什么書的影響,如果我們不讀那些經(jīng)過歷史的反復檢驗是經(jīng)典的好書的話,閱讀不僅會是浪費生命,我們的人生甚至還可能會被誘導到一條錯誤的道路上去。
《傷痕》發(fā)表以后,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,有人說讀《傷痕》的淚可以流成一條河,也有一些文藝大家的評論文章則特別指出《傷痕》突破了這樣,突破了那樣,例如寫愛情的禁區(qū),寫中間人物的禁區(qū),寫人性的禁區(qū),寫社會主義時代悲劇的禁區(qū)等等。但就我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而言,我其實一點也沒有突破。因為我知道,我所有的只是繼承,是越過那個萬馬齊喑的時代,直接師承20世紀30年代魯迅先生以及19世紀俄國和西方批判現(xiàn)實主義的文風。所以,乍看起來倒又是突破了。而這得感謝因緣際遇,我在那個摧殘一切文化的時代竟然還有幸讀到了許多稱得上是經(jīng)典的中國文學和世界文學的名著。
閱讀自然和社會
既然確定了我是屬于文學的,就要從文學的角度來對自己的人生做整體的規(guī)劃。我開始認真思考一句古訓“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”,以及嚴羽《滄浪詩話》中所論及的文學的最高境界是“法乎自然”的觀點。
“讀萬卷書”,我從進大學以后就開始身體力行了。隨著閱讀的深入,我也漸漸地也體會到,“行萬里路”“法乎自然”,其實也還是在讀書,只不過是換了一種方式,用眼、用腳、用心來閱讀“自然和社會”這本無字的大書。這也是一本“實相之書”。某種意義上,比較起前一本書,它對我們的生命會更為重要。人類的思考可以越來越深刻,越來越細致,越來越縝密,人類的書籍也可以堆集成一座座高山,但一旦沒有了“自然和社會”作為人類思考的對象,人類所有的書籍必定會成為無源之水,無本之木。所以,“自然和社會”才是那本最原初的書,而一切“書本知識”只能是它的摹本或拷貝。
留意到自己的履歷“工農(nóng)兵學”唯獨缺商,我在文匯報工作兩年多以后,毅然辭去公職下海經(jīng)商。嗣后,又遠渡重洋去美國留學,不僅在美國蹬過三輪車,賣過廢電纜,做過圖書公司英文部經(jīng)理,還在賭場發(fā)過牌。
每一張牌桌都是一本充滿了人生玄機的無字的書。中國人有句古話,叫作“賭桌上選女婿”。我每天閱牌、閱籌碼、閱人無數(shù),不僅逐步加深了對人性的了解,同時也一點點領悟和體會到了財富的“水性”。從這里,我懂得了財富之水不僅會流動、蒸發(fā)、凍結,同時還能以柔克剛,藏污納垢。所以,閱讀賭桌這本無字之書,最終也促成我寫了《紫禁女》和《財富如水》這兩本有字之書。
當然,讀“自然和社會”這樣的“無字之書”,最重要的還不是幫助我們寫成有價值的“有字之書”,而是直接作用和幫助我們的人生。老子在《道德經(jīng)》中說:“為學日漸,為道日損。損而又損,以至于無為?!闭f的是做學問應該是多多益善,而為道則必須反其道而行之,需要放下,再放下,丟棄,再丟棄。
閱讀心靈,勇于歸零
榮譽的光環(huán)盡管讓人很受用,卻也是具有重量的人生包袱,一個人只要背上它,游泳肯定游不遠,登山肯定登不高。因此,我開始經(jīng)常提醒自己:人生的路上,你得經(jīng)常學會將自己歸零。
在讀“書本知識”“自然和社會”這兩本有字和無字的書之外,更重要的還要經(jīng)常地、反復地、不間斷地閱讀“自己的心靈”。
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?!崩献诱f: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”魯迅先生則說:“我時常解剖別人,但更多的是更嚴厲地解剖我自己?!弊匀缓蜕鐣酥琳麄€宇宙的映像,從根本上來講,都是我們個人心靈這面鏡子的折射。世間的萬事萬物,萬千變化,如果不能與我們內心的宇宙相接,相溝通,是無法利益我們的人生的。所以,歷來的能稱做大師、大家的人們,“為學”的同時也在“為道”,“外求”的同時也在“內省”。而一個能對世界文化作出偉大貢獻的民族和國家,也必定是一個十分注重反省自己、解剖自己的國家和民族。
故而,相較于讀“書本知識”和“自然和社會”,讀好“自己的心靈”當是人生的要務。當然,這三本大書也不是可以割裂開來讀的,我們讀“書本知識”的時候,必定會聯(lián)系到“自然和社會”,我們讀“自然和社會”時,常常也需要通過讀“書本知識”來對自己的人生經(jīng)驗加以總結和概括。
人生就是一本大書,每一塊墓碑都是一本大書。我還是很相信文以載道,這是衡量文學的千古不變的準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