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3年,43歲的哈羅德·布魯姆就憑借《影響的焦慮》奠定了文壇批評大家的地位。時隔近四十年,布魯姆又以“收山之作”的心態(tài)寫下《影響的剖析》,并于2011年出版 ……【詳情】
如今他仍然筆耕不輟。在這本可稱之為心靈自傳的文學批評著作中,他如是寫道:“對我而言,文學不僅是生活中最好的部分,它本來就是一種生活,而生活也沒有任何其他形態(tài)?!?/p>
7月29日,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比較文學教授、譯者金雯與出版人、譯者董伯韜應邀做客第194期思南讀書會。與現(xiàn)場讀者們一同分享當代美國著名文學批評家哈羅德·布魯姆淵博、獨特、充滿爭議的思想。
學術(shù)界的反叛者
《影響的剖析》譯者金雯在提到布魯姆時,首先將其稱為“學術(shù)界的反叛者”。布魯姆與學院派在文學批評上的觀點存在眾多分歧。在他看來,批評家把自身置于作品和作者之上的行為存在著嚴重的錯誤。在過去的四五十年里,這種錯誤主要表現(xiàn)為把僵化和預設(shè)立場作為武器,對經(jīng)典作家進行解構(gòu)式的批判。
金雯表示,在學院式的批評下,美通常被消解了,取而代之的是對作家居高臨下的批判。而且這種批判總是有一定套路的,它往往與女性、階級、種族等詞匯聯(lián)系起來。文學批評變成了一種程式,與原初的審美體驗隔開了。
董伯韜補充道,布魯姆反對解構(gòu)主義、新歷史主義等這些被他稱為“憎恨學派”的種種主義,正是如金雯所說,是因為他想把文學從一種僵化的文學批評中拯救出來。與學院派不同,布魯姆的文學批評觀點強調(diào)回歸到文學本源,回歸到審美考量…… 【詳情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