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戰(zhàn)后的短短二十年,英國從一片德國人嘲笑的“音樂沙漠”迅速成長為一個世界級的音樂大國。從科文特花園皇家歌劇院到占據世界各大榜單的披頭士樂隊,這個國度是怎樣創(chuàng)造了音樂發(fā)展史上的奇跡?而最初的推動者又是誰?10月22日晚,著名樂評人諾曼·萊布雷希特和主持王海鳳來到206期思南讀書會,為讀者講述了英國音樂發(fā)展的神秘歷史。
凱恩斯:“我們破產了,但我們要建歌劇院”
1945年二戰(zhàn)期間,凱恩斯受命于英國首相丘吉爾,第二次回到英國政府財政部,主管戰(zhàn)爭所有的財務事宜。一月,他完成和美國人的地租洽談,從紐約回到倫敦。在內閣會議上,他臉色慘白,說道,“我們的國家現在已經完全破產了,可能要欠美國人錢。接下來,甚至需要實行配給制了?!钡?,在這樣的絕境下,這位熱衷于藝術的著名經濟學家提出了一個常人無法理解的議案——花25000鎊建立藝術委員會,推動歌劇院的發(fā)展。沒有資產、沒有工業(yè)、沒有運輸業(yè),實體經濟跌入谷底,但是,凱恩斯憑借超前的理念和驚人的洞察力提出了解決方案——發(fā)展精神文化。
“英格蘭藝術委員會的目標宗旨是走訪各地,尋找靈感和創(chuàng)意的小火花,給他們資金的支持?!比R布雷希特解釋道,“在這種資金支持下,各種文化的‘小苗小芽’破土而出、各種藝術應運而生?!钡侨绾螐臒o到有構建一個歌劇院呢?凱恩斯挑選了大衛(wèi)·韋伯斯特擔任總經理,民卡爾·蘭克爾擔任總指揮,這兩位坐著火車走訪英國各地、投放廣告、進行面試,招募了一批歌手。最后,科文特花園皇家歌劇院的最初班底成型了。1946年排演《卡門》,1951年制作《沃采克》,1958年世界首演柏遼茲的歌劇《特洛伊人》。短短不到十年時間,一位曾經的百貨公司總經理,一位奧地利逃亡英國的總指揮,帶領一群……【詳情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