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化”而入詩
在書序《跟著父親讀古詩》中,潘向黎通過描繪父親和女兒之間的故事告訴我們詩歌到底是什么。畢飛宇表示,“這既是一個序,也是一個注腳,來自于家庭熏陶而養(yǎng)成的‘詩性’尤其寶貴。”所謂“家在詩外總關(guān)詩”,潘向黎認為,不顯山露水,不刻意為之的“悟性”才是品詩之道。真正領(lǐng)略“詩髓”在于一個“化”字,即自然而然地進入詩歌的內(nèi)部肌理,而非有的放矢地強融。
讀詩詞一定不能有“隔”,墻、簾子,甚至連一層紗布都最好不要,只有“全視”,才能把整個人“化”進去。“你要把自己當成赤裸的驚魂,沒有肉身的束縛,就像羽毛和云一樣飄進去,飄入詩人為你締造好的世界里。”她說道。
畢飛宇補充道,潘向黎的“化路”是基于對語言的深刻理解,并幽默地洞察到。相對于讀古詩,現(xiàn)代人更喜歡刷朋友圈,是因為日常生活中我們交流的語言很簡單、不費力。而古詩雖每個字都認識,卻要勞神費心來參悟,如王維《山居秋暝》中“明月松間照,清泉石上流”所傳達出來的那種清幽無塵雜的意境和詩人潔身自好的志趣,就需要“化”而所得,即所謂的“言象意”,讀懂語言才能明白詩人要描繪的具象,從而領(lǐng)悟其所營造出的意境。
……【詳情】